三尺講臺,三十年堅守;一顆赤心,萬千桃李芬芳。初識何春艷老師時,我尚是一名剛進入長鋪一小的新教師,懷揣著對教育的憧憬,卻也帶著滿心的忐忑與迷茫。而如今,當我站在講臺上從容執教時,回望這段成長之路,心中唯有深深的感激——何其有幸,能遇到這樣一位用愛點亮教育星火的引路人。
教學之路:從“手足無措”到“胸有成竹”
初次執教一年級,我面對學生稚嫩的臉龐,總在“如何讓知識生動起來”的困惑中掙扎。何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豁然開朗:“教學不是灌輸,而是點燃興趣的火種。”她手把手教我設計情境化課堂:將拼音教學編成兒歌,用繪畫串聯古詩意境,甚至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實例。她常說:“課堂是活的,學生的眼睛亮起來,你的心才能定下來。”
然而,當我從中低年級轉向高年級教學時,焦慮再次席卷而來。高年級知識體系復雜,學生個性鮮明,我曾因課堂效果不佳而自我懷疑。何老師沒有批評,而是默默坐在教室后排聽課,課后遞給我一本寫滿批注的聽課筆記——那是她三十年的經驗凝結。她告訴我:“教育是慢的藝術,你要學會觀察學生的‘沉默’與‘閃光’。”在她的指導下,我嘗試將“問題驅動”融入課堂,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漸漸地,學生的眼睛從迷茫轉為專注,我的教案也從“照本宣科”變成了“創意集錦”。
班主任工作:以心換心的智慧傳承
擔任班主任時,班級管理讓我焦頭爛額。何老師送我八個字:“嚴而有度,愛而有方。”她分享了自己與智障學生梁慧怡的故事:兩年送教,從抗拒到接納,靠的不是技巧,而是“把心蹲下來和孩子對話”。我學著她的樣子,在課后傾聽學生的煩惱,用“班級日志”記錄他們的成長點滴。當留守兒童敏恒因家庭變故成績下滑時,何老師提醒我:“教育不僅是教書,更要修補心靈的裂縫。”我帶領班上同學為她策劃了一場“秘密生日會”,當全班齊唱生日歌時,敏恒的眼淚和笑容讓我真正懂得了何為“以愛育人”。
何老師的管理智慧更體現在細節中。她教我如何通過“一支鉛筆”傳遞關懷:在作業本上畫一顆星星鼓勵進步,用創可貼包扎學生摔傷的膝蓋,甚至將班級規則編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她說:“班主任的威信,不是靠嗓門,而是靠點滴浸潤的真誠。”
心靈燈塔:驅散迷茫的溫暖力量
從教以來,我曾無數次在壓力中退縮。記得第一次參加非專業組“一師一心理課”教學比武前夜,我因教案反復被否而崩潰落淚。何老師深夜打來電話:“教育是允許試錯的田野,你只管播種,時間會給你答案。”她陪我逐字修改教學設計,甚至親自扮演學生模擬課堂。那次比賽,我意外進入了縣級比賽,她卻比我更激動:“看,你的‘不完美’同樣有光芒!”
面對職稱評定的焦慮、家校溝通的摩擦,她總是以“樂觀者心態”開解我:“教育是雙向奔赴的旅程,家長不是對手,而是戰友。”她帶著我走訪學生家庭,教我如何用“共情”化解矛盾。如今,每當我游刃有余解決家校矛盾時,總能想起她的話:“真誠比技巧更重要。”
以您為鏡,向光而行
何春艷老師常說:“教育是一場溫暖的守望。”三十載春秋,她以粉筆為犁,深耕教育的原野;以初心為舟,擺渡無數學子的夢想。于我而言,她不僅是業務精湛的副校長,更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導師。她讓我明白,教師的幸福不在掌聲中,而在學生悄悄塞進手心的糖果里,在孩子們深情的“老師您好!”中。未來的教育長路上,我愿以您為榜樣,懷揣赤誠,繼續書寫屬于“播種者”的故事——因為您讓我相信,平凡的崗位,亦能綻放星辰般璀璨的光華。(劉曉蘭 劉郁平)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5-10708.html春風化雨潤桃李,匠心育人照初心
相關文章:
贊美運動員的話10-11
國防教育的名言08-02
形容時間流逝的句子07-22
語言文字工作計劃小學12-25
安環部經理述職報告11-26
護士的醫德考評自我評價08-16
動手打了老婆的保證書08-16
離開雷鋒的日子有感03-10
傲慢與偏見讀后感 英文10-19
家庭農場實習心得體會08-30
老人與海讀后感1000字07-20
初中抒情作文300字02-12
三年級作文家鄉的風景01-03
描寫山水風光好詞好句12-14
電影《大突圍》觀后感12-10
中國有哪些歷史系很好的一本大學02-06
文科大專最有前途的十大專業排名(目前文科十大最易找工作的高就業率專業)01-09
山東2024年8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已開通08-16
應屆生會計專業應聘自我介紹05-26
小學畢業同學錄贈言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