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1%,江河平均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成。面對部分冬麥區的嚴重旱情,水利系統采取了諸多抗旱保灌措施,為夏糧穩產豐收提供了關鍵支撐。
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達到2994.8億斤,實現穩產豐收,這是對“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最好的詮釋。
夏糧生產 “有水不慌”
“平均畝產1300斤!”種糧大戶張夏笑容滿面地說,“要不是旱天及時澆上了水,還不知道會是什么收成。”
張夏種植的600畝小麥位于陜西交口抽渭灌區,他最大的感受是,夏糧生產能有好收成,水利灌溉功不可沒。在持續干旱的條件下,交口抽渭灌區發揮大型灌區抗旱主力軍作用,這讓像張夏一樣麥地在灌區的種糧戶們,心里不慌。
“從年初至5月13日,渠首引水1.4億立方米,比往年多了近一倍。”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總規劃師、灌溉科科長韓延安介紹,通過采取錯峰灌溉、蓄墑灌溉和長歷時連續供水的方式,全力保障作物灌溉用水。今年,交口抽渭灌區的夏糧畝產達到1200斤,與去年相比實現了增產。
同樣,在今年極端干旱氣候下,山西大禹渡灌區千方百計保障灌區糧食灌溉用水。“大禹渡灌區今年的春澆工作自2月10日啟動到5月底結束,累計提水5349萬立方米,較歷史最高年增長31.5%,刷新了灌區春澆提水歷史最高紀錄。”大禹渡揚水工程服務中心主任董曾武說。
我國耕地灌溉面積超過10.8億畝,2024年耕地灌溉面積上生產的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0%。水利部農水水電司副司長許德志告訴記者,灌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壓艙石”,大中型灌區畝均產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到2倍,是旱地的2.5到3倍。
精準調度 科學春灌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播糧食面積占全年糧食生產面積一半以上,確保春播及越冬作物時令灌溉需求,是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基礎。
“目前,灌區小麥處在拔節孕穗期,是小麥生育需水關鍵期,也是需水量最大時期。田間持水量保持在18%左右,才能滿足拔節孕穗期冬小麥生長要求……”在交口抽渭灌區,灌區管理部門于4月11日對春灌用水需求發出提示,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加強信息溝通,及早向灌區農戶發布技術提示,引導農戶科學用水、精準用水,指導農戶開展科學灌溉。
安徽淠史杭灌區建成灌區一張圖、來水預報、需水預測、水資源調配、防汛調度、渠首樞紐孿生等六大模塊,實現了來水預報更科學、需水預測更精準、配水預演更高效、水量調度更可靠、供水節水更有力、渠道防汛更智慧的預期目標。
“通過精準范圍、精準對象、精準時段、精準措施,實施科學、精準灌溉。”許德志說,水利部指導地方逐灌區摸排冬小麥等作物所處生育期、需水量等情況,提前做好水源調度,科學、精細、系統做好水利工程抗旱調度。
今年以來,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實施3輪保灌溉補水調度,累計向長江下游補水72億立方米;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春灌期間調度黃河干流劉家峽、萬家寨、小浪底等骨干水利工程累計補水92億立方米,從灌區源頭保障抗旱用水需求。河南趙口、三義寨、人民勝利渠等32處大中型引黃灌區累計引水14.8億立方米,保障了1300多萬畝冬小麥灌溉用水和297萬畝機井灌溉補源用水。
據統計,今年春灌期間,全國累計灌溉供水570億立方米,灌溉面積4.3億畝,其中河南、陜西、山西等省受旱較為嚴重的區域386處大中型灌區累計灌溉2713萬畝,灌水量超過30億立方米,全力打好抗旱保春灌這場硬仗。
水盡其用 節水高效
“2023年至2024年,我們完成新增水澆地5.66萬畝,其中旱地變水地0.76萬畝。”董曾武說,“通過改善灌溉條件,縮短灌溉循環周期,實現新增農田水分供應。今年增產糧食1000萬余斤,同去年比,畝均增產107斤,增幅近12%,跟常年比增幅超過15%。”
交口抽渭灌區今年小麥普遍灌溉2至3次,其中澆一水的耕地有8.6%,畝產920斤,澆二水的有49.3%,畝產1140斤,澆三水以上的有42.1%,畝產1340斤,而灌區周邊旱地小麥畝均產量在260斤左右。
各地水利設施成為阻擋旱情肆虐的一道道盾牌,也是各級水利部門支撐保障糧食安全的利器。
“水利部將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構建節水制度政策體系。”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表示,在農業節水增效方面,水利部將建立健全科學灌溉制度、用水計量監測、農業水價政策、節水市場制度、節水技術及服務等5項制度體系。
“保障我國糧食生產,農業節水潛力巨大。”許德志認為,發展旱能灌、澇能排的灌區農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提升農業灌溉效率。
淠史杭灌區以數字孿生灌區建設為牽引,加快推進灌區從粗放用水向節約用水轉變,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河南人民勝利渠灌區通過實施現代化改造,骨干工程輸配水條件大幅提升,骨干渠系水利用系數由0.536提高到0.609;陜西港口抽黃灌區完成華陰支渠續建工程,實施管道灌溉,春灌期間確保大春作物喝上了“定制水”。
從2024年用水結構上看,農業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61.6%。“截至2024年底,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6.38億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過4億畝。”許德志說,“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14年的0.530提高到2024年的0.580,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從402立方米下降到342立方米,實現了灌溉面積、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穩步增加。”(記者 李銳)
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1%,江河平均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成。面對部分冬麥區的嚴重旱情,水利系統采取了諸多抗旱保灌措施,為夏糧穩產豐收提供了關鍵支撐。
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達到2994.8億斤,實現穩產豐收,這是對“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最好的詮釋。
夏糧生產 “有水不慌”
“平均畝產1300斤!”種糧大戶張夏笑容滿面地說,“要不是旱天及時澆上了水,還不知道會是什么收成。”
張夏種植的600畝小麥位于陜西交口抽渭灌區,他最大的感受是,夏糧生產能有好收成,水利灌溉功不可沒。在持續干旱的條件下,交口抽渭灌區發揮大型灌區抗旱主力軍作用,這讓像張夏一樣麥地在灌區的種糧戶們,心里不慌。
“從年初至5月13日,渠首引水1.4億立方米,比往年多了近一倍。”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總規劃師、灌溉科科長韓延安介紹,通過采取錯峰灌溉、蓄墑灌溉和長歷時連續供水的方式,全力保障作物灌溉用水。今年,交口抽渭灌區的夏糧畝產達到1200斤,與去年相比實現了增產。
同樣,在今年極端干旱氣候下,山西大禹渡灌區千方百計保障灌區糧食灌溉用水。“大禹渡灌區今年的春澆工作自2月10日啟動到5月底結束,累計提水5349萬立方米,較歷史最高年增長31.5%,刷新了灌區春澆提水歷史最高紀錄。”大禹渡揚水工程服務中心主任董曾武說。
我國耕地灌溉面積超過10.8億畝,2024年耕地灌溉面積上生產的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0%。水利部農水水電司副司長許德志告訴記者,灌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壓艙石”,大中型灌區畝均產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到2倍,是旱地的2.5到3倍。
精準調度 科學春灌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播糧食面積占全年糧食生產面積一半以上,確保春播及越冬作物時令灌溉需求,是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基礎。
“目前,灌區小麥處在拔節孕穗期,是小麥生育需水關鍵期,也是需水量最大時期。田間持水量保持在18%左右,才能滿足拔節孕穗期冬小麥生長要求……”在交口抽渭灌區,灌區管理部門于4月11日對春灌用水需求發出提示,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加強信息溝通,及早向灌區農戶發布技術提示,引導農戶科學用水、精準用水,指導農戶開展科學灌溉。
安徽淠史杭灌區建成灌區一張圖、來水預報、需水預測、水資源調配、防汛調度、渠首樞紐孿生等六大模塊,實現了來水預報更科學、需水預測更精準、配水預演更高效、水量調度更可靠、供水節水更有力、渠道防汛更智慧的預期目標。
“通過精準范圍、精準對象、精準時段、精準措施,實施科學、精準灌溉。”許德志說,水利部指導地方逐灌區摸排冬小麥等作物所處生育期、需水量等情況,提前做好水源調度,科學、精細、系統做好水利工程抗旱調度。
今年以來,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實施3輪保灌溉補水調度,累計向長江下游補水72億立方米;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春灌期間調度黃河干流劉家峽、萬家寨、小浪底等骨干水利工程累計補水92億立方米,從灌區源頭保障抗旱用水需求。河南趙口、三義寨、人民勝利渠等32處大中型引黃灌區累計引水14.8億立方米,保障了1300多萬畝冬小麥灌溉用水和297萬畝機井灌溉補源用水。
據統計,今年春灌期間,全國累計灌溉供水570億立方米,灌溉面積4.3億畝,其中河南、陜西、山西等省受旱較為嚴重的區域386處大中型灌區累計灌溉2713萬畝,灌水量超過30億立方米,全力打好抗旱保春灌這場硬仗。
水盡其用 節水高效
“2023年至2024年,我們完成新增水澆地5.66萬畝,其中旱地變水地0.76萬畝。”董曾武說,“通過改善灌溉條件,縮短灌溉循環周期,實現新增農田水分供應。今年增產糧食1000萬余斤,同去年比,畝均增產107斤,增幅近12%,跟常年比增幅超過15%。”
交口抽渭灌區今年小麥普遍灌溉2至3次,其中澆一水的耕地有8.6%,畝產920斤,澆二水的有49.3%,畝產1140斤,澆三水以上的有42.1%,畝產1340斤,而灌區周邊旱地小麥畝均產量在260斤左右。
各地水利設施成為阻擋旱情肆虐的一道道盾牌,也是各級水利部門支撐保障糧食安全的利器。
“水利部將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構建節水制度政策體系。”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表示,在農業節水增效方面,水利部將建立健全科學灌溉制度、用水計量監測、農業水價政策、節水市場制度、節水技術及服務等5項制度體系。
“保障我國糧食生產,農業節水潛力巨大。”許德志認為,發展旱能灌、澇能排的灌區農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提升農業灌溉效率。
淠史杭灌區以數字孿生灌區建設為牽引,加快推進灌區從粗放用水向節約用水轉變,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河南人民勝利渠灌區通過實施現代化改造,骨干工程輸配水條件大幅提升,骨干渠系水利用系數由0.536提高到0.609;陜西港口抽黃灌區完成華陰支渠續建工程,實施管道灌溉,春灌期間確保大春作物喝上了“定制水”。
從2024年用水結構上看,農業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61.6%。“截至2024年底,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6.38億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過4億畝。”許德志說,“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14年的0.530提高到2024年的0.580,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從402立方米下降到342立方米,實現了灌溉面積、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穩步增加。”(記者 李銳)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46-3725.html科技水利加持 抗旱奪取豐收
相關文章:
馬克杯、勺子、烤箱…… 美國依賴“中國制造”的不只是廚房05-21
經典治愈晚安朋友圈08-02
評價一個人善良的話07-05
普外科護理下半年工作計劃01-15
2024年電商銷售工作總結 電商銷售工作總結1000字(8篇)10-05
論房地產居間合同08-15
表揚信作文100字08-15
應聘工作會用到的個人簡歷10-18
春季開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8-16
五月活動邀請函08-13
《小王子》讀后感07-26
草原游記作文01-31
保護友誼的名言警句12-07
初二螞蟻說明文作文11-22
假如我是想象作文09-02
電腦學哪個學院好學計算機去哪個學校好02-25
河海大學是屬于幾本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是幾本?是一本還是二本11-05
湖北有哪些醫學院08-29
優秀學生評語精選7篇09-14
幼兒園美術的教案07-20
大寒詩歌01-30
國家公祭日宣傳標語十個字12-14
國慶節標語09-28
初三學習計劃08-31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