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過程數據自動采集,關鍵操作動作智能控制,產品制造質量精準管控……7月14日,記者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的國鐵事業部裝配產線看到,該公司在裝配現場集成了包含5G、自動化、物聯網、視覺識別、大數據分析等多達10余種數字化技術手段,實現各類生產數據可存儲、可分析、可利用,達成了“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的目標。
中車長客是中國地鐵、動車組和磁浮列車的搖籃。作為我國動車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的先鋒,該公司通過掌握軌道交通裝備九大核心技術,具備了全譜系動車組的研發制造能力,極大增強了我國高鐵的國際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
2024年12月29日,由中車長客參與研制的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發布,該樣車以相對交會時速891公里,創造了動車組明線交會速度世界紀錄。
“CR450動車組樣車運營速度、運行能耗、車內噪聲、制動距離等主要指標國際領先。”中車長客高級工程師王雷說,CR450動車組是我國科技創新和高端裝備制造實力的綜合展現,對于推動我國鐵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引領鐵路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鐵路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高鐵的運營時速越快意味著產品質量要求越高,而生產制造環節是保證高鐵質量絕對安全可靠的關鍵一環。中國高鐵為何又快又穩?這背后藏著不少科技奧秘。
“結合公司的管理特點,我們創立了數字化轉型方法論,以4A架構建設為核心,圍繞產品全壽命周期和經營管理全過程,穩步推進流程重構、數據治理與分析、數字化平臺及網絡安全建設等工作,基本實現業務流、實物流和數據流的統一。”中車長客流程與數字化部副部長關吉瑞說。
中車長客國鐵事業部制造中心裝配產線組負責高鐵列車的組裝工作,人們熟知的“和諧號”“復興號”都是在這里裝配完成。為確保生產現場安全有序,中車長客自主定制開發生產制造管理系統,產線通過廣泛應用數字化管理系統和智能裝備,持續為高鐵工人的技術能力賦能。
關吉瑞告訴記者,在整個生產制造過程中,設備、系統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雖然沒有實體,但卻是企業另一種寶貴的資產。公司數字化團隊自主設計、開發企業級數據駕駛艙,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生產指揮駕駛艙,可將現場管理各要素進行數據自動化采集、智能分析運算最終達到可視化呈現的效果,能夠實時反映生產過程狀態,輔助管理決策,不斷創造價值。(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驍 柳姍姍 車輝 彭冰)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46-3574.html【活力中國調研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的生產線有多“智慧”?
相關文章:
深化國家級經開區改革創新(權威發布)05-28
情感的語錄36條03-10
補充醫療保險總結范文8篇08-15
最新綜治個人工作總結結尾(4篇)08-09
舞蹈培訓合作協議書08-27
同學聚會主持人發言稿10-24
參加模擬法庭心得體會10-14
《邊城》觀后感09-12
春節晚會主持稿07-17
小學生春天的作文05-23
歷史名人李白力士脫靴的故事01-13
老母豬認錯四年級作文12-14
開心元旦作文11-21
我考了三本就沒出路嗎?12-20
指導教師評語優秀8篇09-10
二月再見三月你好文案學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