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不斷增強秦創原“一總多區”協同創新效應,促進區域創新協調發展——
“飛地孵化”打開科創新天地
中陽能工作人員在車間檢測設備(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7月7日,在定邊縣白泥井鎮,一臺臺印有“中陽能”字樣的儲能設備被吊裝上車。這些設備將運往陜北各大油田,為深山中的抽油機注入“綠色動能”。在距離300公里處的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企業工程師緊盯屏幕上的數據,調試油田智能EMS系統。
得益于秦創原不斷完善的服務體系,創辦僅一年多的科技企業——中陽能(陜西)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陽能”)在儲能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實現了多項突破。
“‘西安研發+榆林生產’的‘飛地孵化’打破了地域、資源的界限,實現了研發在西安、生產在榆林,既便于科研團隊、科技公司與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又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中陽能創始人張修明說。
2024年3月,中陽能成立,致力于推動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一家初創的科技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首先面臨的是“找人”難。儲能行業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從業專業技術人才普遍更傾向于城市就業,靠近技術策源地也便于研發開展。初創公司人才吸引力弱,普遍面臨招聘難的問題。而對于注冊地位于陜北的中陽能來說,這樣的困難更加明顯。
“飛地孵化”給了中陽能“破局之策”。
2023年,榆林市科技局在灃東新城設立榆林秦創原(西安)主中心,與秦創原科技創新投資公司共同探索“西安研發+榆林生產”的“飛地孵化”模式。
榆林秦創原(西安)主中心運營負責人王洋介紹,“飛地孵化”模式一方面可以借助區位優勢,廣泛吸引西安優質高校、院所科教資源,為榆林提供創新動力;另一方面,通過導入秦創原科技創新投資公司一站式科創服務體系,能夠為榆林科創企業帶來更為優質的全方位科創服務。
通過榆林秦創原(西安)主中心的“飛地孵化”模式,中陽能形成了“西安研發+榆林生產”的運行架構,在秦創原總窗口組建了30余人的研發團隊,研發人員數量在企業占比超過50%。榆林飛地還為研發中心提供了免費的辦公空間,讓企業能夠將更多經費投入研發之中。
瞄準“新能源+儲能”方向,中陽能開發出磷酸鐵鋰電池PACK系統和儲能集裝箱。“目前,儲能領域的相關技術比較多樣化,我們做的磷酸鐵鋰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因此,做好電池只是及格水平,要拿高分還得靠對細分市場的洞察和針對性的系統研發。”王洋介紹。
在這樣的戰略指導下,中陽能針對油田細分領域研發出多源協同EMS系統。在油井儲能場景中,該系統實現了油電聯動調控,將油井開采的度電成本降到了不足0.8元,將原油采收率提升了2%以上。
目前,中陽能已經開發了多個針對特定場景的EMS系統,多項核心技術獲得了專利保護,后續的專利也在申請中。同時,公司也在和一些業主單位繼續協同開展包含5個大類13項具體課題的開發。
“在油井用電領域,我們希望在繼續降低用電成本的同時盡快做到‘零碳井場’。”張修明表示。
幫助中陽能打開發展新天地的還有各項扶持政策。
針對企業面臨的資金、市場和后續發展等問題,秦創原科技創新投資公司依托自身資源鏈接能力,邀請專業機構組織“一對一私董會”,幫助企業對接融資、規劃后續發展路徑。榆林市各級政府對科創的支持也為中陽能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從榆林市到定邊縣的各級政府不僅給了我們真金白銀的支持,還幫我們對接資源,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張修明介紹,企業剛剛獲得了定邊縣150萬元的招商引資優秀項目補貼。
在秦創原和榆林市的雙重助力下,成立僅一年多的中陽能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中陽能定邊5GWh新型儲能制造項目已經建成投產,與多家石油企業進行了試點試驗。
截至目前,“西安研發+榆林生產”模式已孵化出24家科創企業,在孵企業17家。王洋介紹,榆林秦創原(西安)主中心作為連接榆林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總窗口、總平臺,在科技企業培育、人才資源庫建設、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前沿科技項目招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僅2025年已為榆林市人才團隊庫招引了18位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的人才。一批來自上海、西安等地的高科技創業項目正在推進落地。
不僅是榆林,陜西各地均展開了因地制宜的探索。
咸陽市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率先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地方立法,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讓創新成果能夠更順暢地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寶雞市部署推進“兩鏈”融合示范區建設,積極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三個百強市”,彰顯了強大的產業實力和創新活力;
楊凌示范區支持建設“企業+團隊+基地”聯合體,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團隊的創新能力和基地的承載功能,加快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
……
“總部+基地”“研發+制造”等“飛地孵化”打開了發展的新天地,推動著各地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群眾新聞記者 張梅)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46-3378.html陜西秦創原:“一總多區”協同創新,促進區域創新協調發展
相關文章:
寫植物的句子優美段落摘抄02-06
六年級科學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02-19
程序員個人述職報告08-17
實習生個人工作總結07-26
開花店的創業計劃書08-02
童年的讀后感03-19
軍訓學習心得體會02-16
屋頂的小孩讀后有感09-18
自動化個人簡歷08-23
新年高二作文01-12
感恩父母中考滿分作文01-08
綠色湛江優秀說明文10-10
描寫秋葉的比喻句08-02
大學有板繪專業嗎12-20
2024下半年山西銀行從業資格考試證書申請時間:12月5日17時截止12-03
《于易水送人》全詩翻譯及賞析08-16
競選部長自我介紹12-24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簡短文案11-26
節日快樂祝福文案09-21
中秋廣告語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