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空探測實驗室等單位在安徽合肥舉辦我國首次深空資源開發利用學術會議。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是指對月球及以遠的天體或空間中的物質、環境和位置資源進行探測、勘查、利用和地面試驗驗證的一系列活動。
新華社記者現場采訪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吳偉仁院士,就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資源開發能力構建作出詳細解讀。
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意義深遠
問:開展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深空資源開發利用逐漸成為國際科技界熱點探索領域之一,其對開發物質資源、利用特殊太空環境資源、掌握獨特深空位置資源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地小行星、月球、火星等地外天體蘊含礦產、水冰、大氣等資源,是支撐人類可持續探索太空的重要保障。例如,近地小行星富含鐵、鎳、鉑族金屬、稀土礦物等資源,具有巨大經濟價值;月球、火星等天體可能蘊藏水資源,可用于推進劑、生命保障物資的原位生產和補給,對其進行相應的開發利用,能有效降低深空探測任務成本。
同時,太空中超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等特殊環境是實現重大科學突破的天然平臺,可催生并賦能地球新產業的發展。以太空制藥為例,全球已有13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深度參與利用太空環境進行生物制藥,預期2040年市場規模將達數百億美元。
此外,深空中有些獨特的位置資源是布置航天器的絕佳位置。以拉格朗日點為例,日-地、地-月各有5個拉格朗日點,在這些點位布置航天器,只需消耗極少的燃料,就能在軌道上穩定運行,便于開展天文觀測、態勢感知等科學研究活動。
深空探測邁入科學研究與資源利用并重的新階段
問:我國在深空資源開發利用上有哪些機遇?
答:當前,國際深空探測蓬勃發展,商業探月時代悄然而至,深空探測已逐漸從“認識”深空向“利用”深空轉變。主要航天大國都在對深空資源利用進行全方位部署,加速關鍵技術攻關,爭取資源利用的“先發優勢”。
近年來,我國成功實施了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任務和天問一號任務,正在實施天問二號任務,在該領域已取得長足進展。未來嫦娥七號、嫦娥八號與國際月球科研站等任務將以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試驗作為主要目標。
與此同時,我國在深空礦物冶煉、水冰提取、原位建造等資源開發的核心技術方向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標志著中國深空探測已經邁入科學研究與資源利用并重的新階段。
深空資源開發“三步走”能力構建
問:我國將如何開展深空資源開發利用重大工程?
答:我們將按照系統規劃、天地結合、聯合攻關、重點突破的原則,規劃中國深空資源開發利用的三個階段目標。爭取在2030年前,形成深空資源勘探能力,攻克資源利用部分關鍵技術,開展月球原位資源利用在軌試驗;在2040年前,建設月球、火星星表基礎設施,實現小規模資源開發和初步利用,開展小行星資源利用技術試驗;在2050年前,構建月球、火星、近地小行星探測與資源利用技術及能力體系,建成星表和空間資源利用基礎設施,初步具備規模化開發與應用服務能力。
據此,建議提出三大任務:一是部署資源形成與分布、物質提取轉化、智能作業等基礎研究與技術攻關重大科研項目;二是建設行星環境與物質綜合模擬大科學裝置、深空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試驗系統等重大模擬試驗設施;三是實施國際月球科研站、火星科研站、近地小行星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試驗工程等重大工程任務,逐步構建我國深空資源開發利用的核心能力。
深空資源開發利用已成為當今世界航天發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強頂層戰略研究、謀劃推進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研制建設地面試驗驗證基礎設施,廣泛聯合包括商業航天在內的各類社會力量,大力開展國際合作,攜手共創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新局面。
日前,深空探測實驗室等單位在安徽合肥舉辦我國首次深空資源開發利用學術會議。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是指對月球及以遠的天體或空間中的物質、環境和位置資源進行探測、勘查、利用和地面試驗驗證的一系列活動。
新華社記者現場采訪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吳偉仁院士,就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資源開發能力構建作出詳細解讀。
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意義深遠
問:開展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深空資源開發利用逐漸成為國際科技界熱點探索領域之一,其對開發物質資源、利用特殊太空環境資源、掌握獨特深空位置資源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地小行星、月球、火星等地外天體蘊含礦產、水冰、大氣等資源,是支撐人類可持續探索太空的重要保障。例如,近地小行星富含鐵、鎳、鉑族金屬、稀土礦物等資源,具有巨大經濟價值;月球、火星等天體可能蘊藏水資源,可用于推進劑、生命保障物資的原位生產和補給,對其進行相應的開發利用,能有效降低深空探測任務成本。
同時,太空中超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等特殊環境是實現重大科學突破的天然平臺,可催生并賦能地球新產業的發展。以太空制藥為例,全球已有13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深度參與利用太空環境進行生物制藥,預期2040年市場規模將達數百億美元。
此外,深空中有些獨特的位置資源是布置航天器的絕佳位置。以拉格朗日點為例,日-地、地-月各有5個拉格朗日點,在這些點位布置航天器,只需消耗極少的燃料,就能在軌道上穩定運行,便于開展天文觀測、態勢感知等科學研究活動。
深空探測邁入科學研究與資源利用并重的新階段
問:我國在深空資源開發利用上有哪些機遇?
答:當前,國際深空探測蓬勃發展,商業探月時代悄然而至,深空探測已逐漸從“認識”深空向“利用”深空轉變。主要航天大國都在對深空資源利用進行全方位部署,加速關鍵技術攻關,爭取資源利用的“先發優勢”。
近年來,我國成功實施了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任務和天問一號任務,正在實施天問二號任務,在該領域已取得長足進展。未來嫦娥七號、嫦娥八號與國際月球科研站等任務將以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試驗作為主要目標。
與此同時,我國在深空礦物冶煉、水冰提取、原位建造等資源開發的核心技術方向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標志著中國深空探測已經邁入科學研究與資源利用并重的新階段。
深空資源開發“三步走”能力構建
問:我國將如何開展深空資源開發利用重大工程?
答:我們將按照系統規劃、天地結合、聯合攻關、重點突破的原則,規劃中國深空資源開發利用的三個階段目標。爭取在2030年前,形成深空資源勘探能力,攻克資源利用部分關鍵技術,開展月球原位資源利用在軌試驗;在2040年前,建設月球、火星星表基礎設施,實現小規模資源開發和初步利用,開展小行星資源利用技術試驗;在2050年前,構建月球、火星、近地小行星探測與資源利用技術及能力體系,建成星表和空間資源利用基礎設施,初步具備規模化開發與應用服務能力。
據此,建議提出三大任務:一是部署資源形成與分布、物質提取轉化、智能作業等基礎研究與技術攻關重大科研項目;二是建設行星環境與物質綜合模擬大科學裝置、深空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試驗系統等重大模擬試驗設施;三是實施國際月球科研站、火星科研站、近地小行星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試驗工程等重大工程任務,逐步構建我國深空資源開發利用的核心能力。
深空資源開發利用已成為當今世界航天發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強頂層戰略研究、謀劃推進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研制建設地面試驗驗證基礎設施,廣泛聯合包括商業航天在內的各類社會力量,大力開展國際合作,攜手共創深空資源開發利用新局面。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46-3144.html“牧”星“耕”月!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詳解深空資源開發利用“三步走”規劃
相關文章:
簡短的溫暖的晚安問候語短信04-21
鉗工實習報告01-13
夢想的句子摘抄11-30
常見唯美早安感言09-14
物業安保經理述職報告07-20
單位錄用證明05-15
簽證單位介紹信09-12
大學同學聚會邀請函11-09
家長會邀請函文案09-27
高中學生軍訓心得體會09-19
暑期政治學習心得體會09-06
企業優秀干部事跡材料12-17
保護地球作文3000字12-05
常見的國外歷史典故12-05
為人處事哲理故事11-09
哪個大學的音樂教育專業最好01-09
文科生可以報計算機專業嗎,好就業嗎12-23
形容企業發展壯大的成語有哪些04-03
歐姆定律規律總結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