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青海、內蒙古、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8地消費者組織,發布暑期旅游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第三方平臺捆綁“套餐”,共助消費者假期旅途行得安心、花得明白、游得盡興。
9地消費者組織提示,消費者出行前要多方查閱目的地信息,警惕網絡平臺過度美化的圖文和視頻廣告,可同時參考官方旅游指南、權威媒體發布以及游客真實評價,尤其關注差評反映出的核心問題,保持清醒選擇。仔細閱讀旅游合同條款,著重關注行程安排、住宿餐飲標準、自費項目明細等,避免事后無據可依。
消費者在預訂機票、車票時,要選擇官方平臺或信譽良好的代理商,警惕第三方平臺捆綁銷售的各種“套餐”,看清是否包含不必要的附加服務費用。根據民航局通知,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乘坐境內航班出行的旅客,出行前應檢查充電寶是否合規。
旅游途中,消費者在餐館點餐前要主動詢問價格,尤其對于時價海鮮、特殊食材等易產生高額費用的菜品,看清計量單位和價格。對于街頭小吃,注意觀察衛生條件,確保食物來源可靠新鮮。根據就餐人數選擇“小份菜”,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在選購珠寶玉石、藥材、保健食品、地方特產時,多看少動,貨比三家。對索道、游船、演出、特色體驗等自費項目,參與前務必了解具體內容、時長、費用構成等,理性選擇,不要盲目跟風或被導游鼓動。在境外旅游購物時,不輕易委托導游或他人代理購物,謹防個別導游通過代理購物的方式推薦質次價高的商品。
消費者要養成保留合同、行程單、發票、收據、支付記錄、照片、視頻、錄音等證據的習慣。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以嘗試與經營者進行溝通協商,清晰表達訴求。若協商無果,可通過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熱線、全國消協智慧315微信小程序、當地消費者組織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咨詢投訴,也可向文化和旅游部門投訴。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46-3129.html多地消費者組織提示 警惕第三方平臺捆綁“套餐”
相關文章:
簡單的真誠溫暖的早安心語語錄01-13
朋友圈晚安語錄01-13
勵志青春周記12-07
鼓勵殘疾人的話10-26
2024年宣傳部年終工作總結簡短 宣傳部年度工作總結(六篇)08-15
公司給客戶的道歉信10-05
因工作失誤的檢討書08-02
我的夢想的英文演講稿01-07
消防整改通07-26
未來的房間作文02-19
假如我是醫生作文12-10
元旦聯歡作文12-06
長征讀后感作文450字10-26
中國銀行業協會:吉林2024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11-18
莫扎特的造訪閱讀答案12-28
計算機求職自我介紹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