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將于7月5日至7日舉辦,采用“1+6+1+N”模式,即1場開幕式及主論壇,6場平行論壇,1場專題展覽,多場閉門研討會、行業招商推介及投資考察活動。論壇將開創協同新模式,實現雙會聯動,屆時,論壇聯合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與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共同舉辦。
北京去年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達1.06萬億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顧瑾栩介紹,近年來,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北京市明確將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堅持高位調度、系統推進。2024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06萬億元,實現萬億級產業躍升。其中,醫藥工業規上企業436家,完成產值約1850億元,實現平穩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6億元,連續4年超過120億元規模;上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上榜企業12家,數量居各城市之首。
為加快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當前,北京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的同時,培育重點品種。今年以來共4款創新藥獲批,7款創新醫療器械獲批,愛博諾德的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打破進口壟斷,累計獲批79個創新醫療器械、占全國近四分之一。
落地重大項目方面,全市已建成標準廠房超300萬平方米,2024年完成超500畝工業用地供應;設立規模達200億元的市級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市區聯動打造專業并購基金。
在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上,北京已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7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0家,GE醫療北京基地成為國內醫療裝備領域首個“燈塔工廠”。共有48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33個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27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和國家藥監局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揭榜優勝單位,數量均居全國首位。今年,北京還將落實《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要求,推動醫藥工業數智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協同共辦,生命科學論壇將于下周開幕
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昌平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趙仕偉介紹,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創辦于2022年,以“探索生命 共創未來”為永久主題,旨在搭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高端對話平臺,匯聚頂尖科學家、產業領袖,共同探討前沿科學問題、產業發展趨勢和政策創新路徑,為北京市生命科學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貢獻昌平力量。目前,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已成功舉辦3屆,總計開展了平行論壇和配套活動上百場,累計數萬名嘉賓和觀眾參與,已成為推動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會上,針對今年生命科學論壇的籌備情況,趙仕偉說,今年的論壇將采用“1+6+1+N”模式,即1場開幕式及主論壇,6場平行論壇,1場專題展覽,多場閉門研討會、行業招商推介及投資考察活動,涵蓋行業交流、產業對接、政策發布等多個維度,上百名演講嘉賓齊聚一堂,共議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為醫藥健康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啟示。
趙仕偉講述,兩會融合是一大特點。他說,今年的論壇上,昌平區聯合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與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共同舉辦,兩會融合促進前沿科技創新理念與百強醫藥工業企業資源交融,積極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為醫藥行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陸偉根也在會上提到,本次雙會聯動,旨在打造“學術峰會+產業盛會”融合典范。期待通過學術與產業的雙向賦能,加速行業科技創新向產業轉化,激活發展新動能,并推動北京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四鏈深度融合。
同時,為增強論壇的參與性和實效性,匯聚國內百強醫藥工業企業、頭部創新藥企以及醫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論壇期間及前后組織政策解讀、產業對接等系列活動,深入探討前沿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開展多場特色活動。
此外,論壇突出實效,為提升產業影響力,還將聚焦前沿技術、醫療器械、AI+藥械、合成生物、美麗健康等賽道,集中呈現昌平醫藥創新成果,推動科研機構間科技合作對話,廣泛邀請國際、國內科技組織及全球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等參與,鏈接全球創新智慧、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過去三年,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收入年均增速超8%
趙仕偉介紹,近年來,昌平區統籌全區產業空間資源,圍繞“一核、一帶、三片區”的空間布局,加快打造生命科學創新走廊。其中,“一核”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這個創新核。“一帶”即前沿技術產業帶,以G6、G7高速為主軸,由生命園一直向北延伸,梯次布局一批產業示范基地、加速基地和轉化基地。“三片區”,一是醫療器械片區,以中關村昌平園為重點,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增長極;二是美麗經濟片區,以小湯山美麗智造園、美妝創新園為重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美城;三是合成生物制造片區,以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為起步區,打造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集聚區和未來產業育新基地。
過去三年,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收入年均增速8.14%,2024年達到1040億元,同比增長14.3%;創新產品不斷涌現,誕生出了中國首款“十億美元分子”新藥澤布替尼和“國內十億分子”新藥奧布替尼。全區累計獲批1類創新藥11個,在研在審的82個;累計獲批國家創新醫療器械32個,占全市超40%、全國近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會上,北京市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屈浩鵬也提到,昌平正在建設的國際醫療器械城,也將逐步形成示范性產業發展模式。其中,正在重點建設的“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交流中心”,將建設全場景智慧手術室,展示“具有突破性技術、實現國產替代及滿足臨床急需”的高端醫療裝備,展現醫療器械技術創新點和臨床應用價值。
6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將于7月5日至7日舉辦,采用“1+6+1+N”模式,即1場開幕式及主論壇,6場平行論壇,1場專題展覽,多場閉門研討會、行業招商推介及投資考察活動。論壇將開創協同新模式,實現雙會聯動,屆時,論壇聯合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與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共同舉辦。
北京去年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達1.06萬億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顧瑾栩介紹,近年來,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北京市明確將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堅持高位調度、系統推進。2024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06萬億元,實現萬億級產業躍升。其中,醫藥工業規上企業436家,完成產值約1850億元,實現平穩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6億元,連續4年超過120億元規模;上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上榜企業12家,數量居各城市之首。
為加快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當前,北京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的同時,培育重點品種。今年以來共4款創新藥獲批,7款創新醫療器械獲批,愛博諾德的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打破進口壟斷,累計獲批79個創新醫療器械、占全國近四分之一。
落地重大項目方面,全市已建成標準廠房超300萬平方米,2024年完成超500畝工業用地供應;設立規模達200億元的市級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市區聯動打造專業并購基金。
在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上,北京已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7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0家,GE醫療北京基地成為國內醫療裝備領域首個“燈塔工廠”。共有48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33個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27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和國家藥監局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揭榜優勝單位,數量均居全國首位。今年,北京還將落實《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要求,推動醫藥工業數智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協同共辦,生命科學論壇將于下周開幕
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昌平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趙仕偉介紹,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創辦于2022年,以“探索生命 共創未來”為永久主題,旨在搭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高端對話平臺,匯聚頂尖科學家、產業領袖,共同探討前沿科學問題、產業發展趨勢和政策創新路徑,為北京市生命科學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貢獻昌平力量。目前,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已成功舉辦3屆,總計開展了平行論壇和配套活動上百場,累計數萬名嘉賓和觀眾參與,已成為推動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會上,針對今年生命科學論壇的籌備情況,趙仕偉說,今年的論壇將采用“1+6+1+N”模式,即1場開幕式及主論壇,6場平行論壇,1場專題展覽,多場閉門研討會、行業招商推介及投資考察活動,涵蓋行業交流、產業對接、政策發布等多個維度,上百名演講嘉賓齊聚一堂,共議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為醫藥健康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啟示。
趙仕偉講述,兩會融合是一大特點。他說,今年的論壇上,昌平區聯合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與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共同舉辦,兩會融合促進前沿科技創新理念與百強醫藥工業企業資源交融,積極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為醫藥行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陸偉根也在會上提到,本次雙會聯動,旨在打造“學術峰會+產業盛會”融合典范。期待通過學術與產業的雙向賦能,加速行業科技創新向產業轉化,激活發展新動能,并推動北京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四鏈深度融合。
同時,為增強論壇的參與性和實效性,匯聚國內百強醫藥工業企業、頭部創新藥企以及醫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論壇期間及前后組織政策解讀、產業對接等系列活動,深入探討前沿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開展多場特色活動。
此外,論壇突出實效,為提升產業影響力,還將聚焦前沿技術、醫療器械、AI+藥械、合成生物、美麗健康等賽道,集中呈現昌平醫藥創新成果,推動科研機構間科技合作對話,廣泛邀請國際、國內科技組織及全球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等參與,鏈接全球創新智慧、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過去三年,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收入年均增速超8%
趙仕偉介紹,近年來,昌平區統籌全區產業空間資源,圍繞“一核、一帶、三片區”的空間布局,加快打造生命科學創新走廊。其中,“一核”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這個創新核。“一帶”即前沿技術產業帶,以G6、G7高速為主軸,由生命園一直向北延伸,梯次布局一批產業示范基地、加速基地和轉化基地。“三片區”,一是醫療器械片區,以中關村昌平園為重點,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增長極;二是美麗經濟片區,以小湯山美麗智造園、美妝創新園為重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美城;三是合成生物制造片區,以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為起步區,打造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集聚區和未來產業育新基地。
過去三年,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收入年均增速8.14%,2024年達到1040億元,同比增長14.3%;創新產品不斷涌現,誕生出了中國首款“十億美元分子”新藥澤布替尼和“國內十億分子”新藥奧布替尼。全區累計獲批1類創新藥11個,在研在審的82個;累計獲批國家創新醫療器械32個,占全市超40%、全國近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會上,北京市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屈浩鵬也提到,昌平正在建設的國際醫療器械城,也將逐步形成示范性產業發展模式。其中,正在重點建設的“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交流中心”,將建設全場景智慧手術室,展示“具有突破性技術、實現國產替代及滿足臨床急需”的高端醫療裝備,展現醫療器械技術創新點和臨床應用價值。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46-2686.html首次雙會聯動,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將于7月5日開幕
相關文章:
熱度絕無僅有!華為Pura 80系列預約人數已破10萬06-06
沉默感言09-21
團建活動策劃書12-28
會計師創新創業計劃書12-24
夜不歸宿的保證書11-19
創意道歉信11-09
讀論語有感11-23
給校長寫一封信04-15
高中以感動為話題作文300字03-12
小學五年級作文我的童年趣事02-19
張家界四年級作文09-20
青海2025年初級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時間及科目:6月14日-15日05-11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12-02
感恩現代詩歌10-26
經典英文的詩歌10-19
男生開學自我介紹11-19
開展工資津貼補貼發放情況自查報告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