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越來越多地用于倉儲、調度與路徑規劃,物流行業是否還需要人類?在此間舉行的2025年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全球物流行業面臨供應鏈脆弱、勞動力短缺等挑戰,AI正成為驅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但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決策核心。
“歸根結底,這一切都關乎人。物流本質上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行業。”展會主辦方慕尼黑博覽集團全球產業負責人羅伯特·舍恩貝格爾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盡管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但人始終是物流業務的核心。
展會主辦方此前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參展企業中,AI的平均使用率為54%,主要用于行政管理、客戶服務和流程控制等領域。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受訪德國企業表示至少部分使用了AI。然而,盡管技術滲透不斷加深,仍有六成受訪企業認為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AI不會取代人類,而是對人類的補充。”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副教授馬蒂亞斯·克倫普在展會期間說,當下的趨勢向“工業5.0”推進,包括物流領域在內,各行業正從以技術為中心的數字化向人與機器的智能協作轉型。人類仍然掌握決策權,AI則提供基于數據的建議、風險預判和流程優化建議。
在本屆展會上,一只名叫“斑點”的黃色機器狗吸引了大批觀眾圍觀。這只由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制造、外形酷似“四足獵犬”的機器人,經過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與后勤研究所的二次開發,并搭載AI技術,已被成功應用于航空貨運倉庫,成為物流系統中的“偵察兵”。
“‘斑點’可以識別雜亂擺放的航空托盤,并自動讀取其條形碼。”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曼努埃爾·魏納對新華社記者說,每次執行任務時,“斑點”都能自主規劃路徑,一旦識別到目標托盤,便啟動背部的機械臂,繞托盤一圈讀取條碼,并將信息實時上傳至中央控制系統。“‘斑點’并不負責搬運,它的任務是‘偵察’,為其他機器人‘指路’。”魏納因此將其稱為“賦能型機器人”,它負責采集信息,為后續的機器人搬運提供精準支持。
魏納指出,AI在整個系統中承擔著三項關鍵任務:一是識別貨物結構中的規律;二是優化機器人車隊運行;三是進行預測性管理。“這三方面共同作用,使我們能夠構建更智能、更具前瞻性的倉儲系統。”
盡管AI功能強大,但魏納認為決策權仍掌握在人類手中。“目前發展趨勢是控制中心由一名人類操控員監控整個機器人車隊,并在出現錯誤時介入。”他認為,這種“人監督、多機器人協同”的結構是物流自動化發展的方向,既能提高效率,也能保障安全性。
弗勞恩霍夫物流與后勤研究所科學家馬丁·弗里德里希認為,在動態、復雜的系統中,AI可以管理復雜性并改善決策質量。“無論是容量利用、自動調度還是預測性維護,AI都可以大幅提升決策效率。”他說,目前AI在物流行業的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數據質量不足、內部專業知識匱乏或團隊接受度低等問題。
人始終是物流行業的核心所在。克倫普指出,技術設計的關鍵在于“以人為本”,既要操作直觀、便于使用,又要真正帶來實際價值;不僅要確保用戶始終掌握控制權,還應留出足夠的“試錯”空間。他說,員工應從開發初期就被納入流程,這不僅有助于減輕人類對技術的顧慮,也能有效提升接受度。
隨著人工智能(AI)越來越多地用于倉儲、調度與路徑規劃,物流行業是否還需要人類?在此間舉行的2025年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全球物流行業面臨供應鏈脆弱、勞動力短缺等挑戰,AI正成為驅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但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決策核心。
“歸根結底,這一切都關乎人。物流本質上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行業。”展會主辦方慕尼黑博覽集團全球產業負責人羅伯特·舍恩貝格爾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盡管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但人始終是物流業務的核心。
展會主辦方此前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參展企業中,AI的平均使用率為54%,主要用于行政管理、客戶服務和流程控制等領域。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受訪德國企業表示至少部分使用了AI。然而,盡管技術滲透不斷加深,仍有六成受訪企業認為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AI不會取代人類,而是對人類的補充。”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副教授馬蒂亞斯·克倫普在展會期間說,當下的趨勢向“工業5.0”推進,包括物流領域在內,各行業正從以技術為中心的數字化向人與機器的智能協作轉型。人類仍然掌握決策權,AI則提供基于數據的建議、風險預判和流程優化建議。
在本屆展會上,一只名叫“斑點”的黃色機器狗吸引了大批觀眾圍觀。這只由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制造、外形酷似“四足獵犬”的機器人,經過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與后勤研究所的二次開發,并搭載AI技術,已被成功應用于航空貨運倉庫,成為物流系統中的“偵察兵”。
“‘斑點’可以識別雜亂擺放的航空托盤,并自動讀取其條形碼。”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曼努埃爾·魏納對新華社記者說,每次執行任務時,“斑點”都能自主規劃路徑,一旦識別到目標托盤,便啟動背部的機械臂,繞托盤一圈讀取條碼,并將信息實時上傳至中央控制系統。“‘斑點’并不負責搬運,它的任務是‘偵察’,為其他機器人‘指路’。”魏納因此將其稱為“賦能型機器人”,它負責采集信息,為后續的機器人搬運提供精準支持。
魏納指出,AI在整個系統中承擔著三項關鍵任務:一是識別貨物結構中的規律;二是優化機器人車隊運行;三是進行預測性管理。“這三方面共同作用,使我們能夠構建更智能、更具前瞻性的倉儲系統。”
盡管AI功能強大,但魏納認為決策權仍掌握在人類手中。“目前發展趨勢是控制中心由一名人類操控員監控整個機器人車隊,并在出現錯誤時介入。”他認為,這種“人監督、多機器人協同”的結構是物流自動化發展的方向,既能提高效率,也能保障安全性。
弗勞恩霍夫物流與后勤研究所科學家馬丁·弗里德里希認為,在動態、復雜的系統中,AI可以管理復雜性并改善決策質量。“無論是容量利用、自動調度還是預測性維護,AI都可以大幅提升決策效率。”他說,目前AI在物流行業的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數據質量不足、內部專業知識匱乏或團隊接受度低等問題。
人始終是物流行業的核心所在。克倫普指出,技術設計的關鍵在于“以人為本”,既要操作直觀、便于使用,又要真正帶來實際價值;不僅要確保用戶始終掌握控制權,還應留出足夠的“試錯”空間。他說,員工應從開發初期就被納入流程,這不僅有助于減輕人類對技術的顧慮,也能有效提升接受度。
本文鏈接:http://m.9978217.cn/v-146-1511.htmlAI時代的物流創新:人類依然是決策核心
相關文章:
委婉的和男朋友說分手的話03-19
創造的名言分享01-12
難忘的話(作文)01-08
谷雨節氣唯美問候語19條11-19
2025年服裝銷售月工作總結結尾 服裝銷售月工作總結簡短優質(5篇)01-07
2024年物流公司個人工作總結簡短 物流公司個人工作總結(6篇)08-09
教師個人辭職信08-17
七天軍訓心得體會03-18
新學期家長會發言稿02-26
初中生觀父與子漫畫有感10-05
觀念書的孩子有感09-26
高三謙虛的議論文01-03
給光明使者的一封信12-05
給學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書11-14
那一刻我長大了五年級下冊作文10-05
2025上半年云南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時間、科目及方式(3月8日)03-03
永城職業學院屬于什么檔次10-10
語文《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04-22
實習單位指導教師評語【精選12篇】10-05
學期老師評語(優秀10篇)07-24
辛棄疾:《滿江紅?暮春》原文加賞析11-02
無煙日宣傳標語05-23
中秋節的日記09-20